2025年盛夏,经济学院学子回到家乡,开展了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到了同学们从实践一线发回的投稿,字里行间洋溢着求知的热忱与实践的收获,展现了我院学子知行合一的精神风貌。
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各展所长:有的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有的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每一篇投稿都是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写照,记录了这个夏天最宝贵的成长历程。
23级经济学 陈双会
在乡镇政务实践期间,我主要协助户籍民警处理身份证办理业务。这项工作看似流程简单,却让我深切体会到基层服务中蕴含的温度与责任。每日清晨办事大厅刚开放,村民便陆续前来。有老人佩戴老花镜,颤巍巍地取出户口本;有家长怀抱哭闹的孩童,急于为孩子办理首张身份证;还有返乡的务工青年,利用短暂的回乡时间办理换证手续。我的工作主要是给群众拍照以及对照片进行略微的处理。拍照环节最需耐心。按照规范要求,身份证照片不得佩戴首饰,头发不得遮挡耳朵与眉毛。不少村民对这类要求不太适应,我需耐心解释:“大爷,摘下帽子更显精神,这张身份证的有效期是十年。”面对顽皮的儿童,我会耐心的进行指导,趁其配合时迅速完成拍摄。带有耳饰或者项链的阿姨,我会帮她们去掉,帮她整理衣领、调整坐姿,努力达到她们的要求。
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基层工作虽无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处处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张身份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盼;每一次耐心服务,都在增进与群众的联系。
24级统计学 宋启轩
此次在村委会的社会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基层工作的温度。我的任务主要是清扫村委会办公区域和院落,从擦拭桌椅到清扫地面,每一处细节都关乎办公环境的整洁。
过程中,常有村民前来咨询医保缴费、证明办理等问题。我耐心解答基础疑问,帮他们查找办事流程说明。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更让我明白基层服务需细心与耐心。
看着干净的办公环境和村民满意的笑容,我体会到平凡劳动的价值。这次经历让我了解到村委会在连接群众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更懂得换位思考,未来会更积极参与基层服务,用实际行动贡献力量。
王盛楠 24级经济学
暑假期间,我参与了残疾人预防日文艺汇演,表演了《最好的未来》手语舞。
比赛当天,我们先在后台等待。前面的节目由残疾人朋友表演,其中一位戴助听器的大哥演奏弦乐,琴杆被摩挲得发亮,他随着音乐轻轻晃头,享受其中。
还有一群阿姨表演舞蹈,其中两位坐着轮椅。她们在排练时,站着的阿姨总是回头看轮椅上的节奏,轮椅转动时发出轻响,为舞步卡点。尽管辛苦,但她们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轮到我们表演时,看到轮椅上的阿姨们热烈鼓掌,掌声真诚,让人感到温暖。他们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这已经是最美好的未来。
类似以上的社会实践投稿,我们还有很多。在这些投稿中,我们看到了经济学院学子在这个夏天的精彩故事与深刻思考。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投稿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更创造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通过分享交流,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实践的经验在传递中升华。